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古田会议召开95周年,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见行见效,深入挖掘闽赣红色资源,私立华联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务干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行人于7月18日至21日前往福建江西开展以“学党史 强党性 守党纪 促发展”为主题的四天研学实践。
7月20日,全体党务干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学校党委书记张国林的带领下,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红都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红井旧址群及瞿秋白纪念馆、杨成武纪念馆、福建省苏维埃旧址(长汀县博物馆)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共同瞻仰革命旧址,追寻先辈足迹,接受红色革命教育,重温伟大征程,感悟伟大精神。
江西瑞金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在瑞金开启了红色政权建设的探索,进行了治国理政的伟大尝试。叶坪村不仅见证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同时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叶坪革命旧址群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赣南、闽西这片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了近六年的时间,其中在叶坪的时间就达一年零八个月。这里保存着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有23处,其中包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中国共产党苏维埃区域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旧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瑞金由此也被称为“红色故都”。党务干部仔细品读革命先辈的光辉历史,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建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红色政权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坚定历史自信,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脏。1933年,毛主席来到沙洲坝,发现村民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喝水的问题,于是他带领人民群众挖出了一口水井。1950年,沙洲坝村民将毛主席带领军民开挖的这口水井全面整修,并取名为“红井”,在井旁立一块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赤金大字,以此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思念。
全体党务干部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探访共和国摇篮国家5A景区的沙洲坝红井,一起重温了“红井”故事,品尝了清澈甘甜的红井水,回想当年毛主席与沙洲坝村民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革命岁月,深刻体会共产党人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的人民情怀。
地处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县,这里不仅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地标,亦是众多革命英烈的故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务干部还依次参观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杨成武烈士纪念馆及长汀县博物馆。通过纪念馆馆内图文展示、场景重现、声光电技术,影像视频等宣教资料感受到了两位先烈一生英勇事迹,立志传承革命精神。
福建省苏维埃旧址(长汀县博物馆)收录着详实的客家文化及革命历史资料,为大家展现了中央苏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数先辈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通过本次研学,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党史、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伟大苏区精神和光荣革命传统贯穿日常工作生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注入新的活力,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助力学校教育事业上一个新台阶。